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夏至春秋 辛店文化 食器 1956年甘肃省临洮县郭家坪出土 高40.5厘米、口径14.4厘米 陶罐为夹砂红褐色陶,颈部饰有墨色直线相间的图案,下为粗线双钩纹,腹部为波折纹与直线组成的花纹,肩腹部有双耳。辛店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戎人文化的一支,已到达青铜时代,制陶业比较发达,但不用轮制,皆用泥条盘筑法制器,曾发现过铜容器残片,还有一些小件青铜器。此时的西戎以畜牧为生,故缺乏长期...
夏至春秋 齐家文化 食器 1956年甘肃省临夏县雀家庄出土 高11.7厘米,口径7.6厘米,底径5.2厘米 泥质红陶,侈口,半弧形耳,颈部收敛,折腹,平底。器身绘黑色网格纹与直线纹。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,早期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,主要分布在甘肃、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、洮河、大夏河、湟水流域,在宁夏南部、陕西西部与...
夏至春秋 山家头类型 食器 1956年甘肃省永靖县白崖出土 高23厘米、口径10厘米、底径6厘米 此陶罐为夹砂灰陶,通体饰绳纹,竖口,近罐底处有外撇双耳。山家头遗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较早的青铜文化类型,它晚于齐家文化,早于辛店文化与卡约文化,以首次发现于甘肃省永靖县山家头而命名。
新石器 齐家文化(前2500-前1500年) 照面用具 传甘肃省出土 直径14.6厘米、边厚0.15厘米、钮高0.5厘米 镜面中央微凸,桥形钮,镜背以钮为中心饰三道凸弦纹与两周锯齿纹。 此面青铜镜属齐家文化,由合范铸造,是目前所知时代较早的青铜镜之一。其镜身与镜钮形制为后世商、西周、春秋、战国、秦汉、隋唐、宋元及明清时期的青铜镜所继承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齐家文化的这面青...
夏至春秋 齐家文化 生产工具 1960年甘肃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 铜锥长7厘米,铜钻长10.2厘米 这件铜锥呈长方形四面体,为纯铜制品,锤工精细,表面光滑。锥体棱角分明,一端为锤击而成的扁平锋刃。铜钻是用来穿孔的工具。此铜钻为纯铜制品,经锤打而成,因纯铜质软,又经使用,钻体己略为弯曲。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地区,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铜器,至齐家文化时,人们则已经比较多...
夏至春秋 齐家文化 生产工具 1959年甘肃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 大的长11.5厘米、宽3厘米,小者长6厘米、宽3.9厘米 经检验,这两件铜刀为纯铜制品,锤击制成,表面有磨光痕迹。刀刃呈弧形,后端向内凹入,形成弧形把柄,刃锋较为锋利,可作切割工具使用。
春秋 西南夷 食器 云南省德纳县出土 高12.9厘米、口径6.6厘米、底径6.2厘米 云南地区古代为西南夷的活动区。这件陶罐为灰褐色夹砂陶质,敛口,双耳,鼓腹,素面,用泥条盘筑法制成,是西南夷的遗存之一。
商 蜀 祭器 1987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 高85.4厘米、宽78厘米 长方形脸,长刀形粗眉,“臣”字形目,眼珠呈椭圆柱形突出眼眶,鼻部卷曲,阔口微张,露舌。戈形耳向两侧展开。额正中有高高竖起的额饰,上端内卷,中部饰刀状羽翅。左右两侧有方形铸孔,当为祭祀时便于扛抬使用。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,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坑遗存。出土的大量玉器、铜器等物,有许多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...
商 蜀 祭器 1986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 高37.5厘米、重0.6千克 铜人头的面部方正,顶部平展,铸有子母口,以便戴冠。面部表情粗放,双眼圆睁,阔鼻,鼻梁突起,双唇紧闭。双耳垂穿孔,并以云雷纹为饰,脑后铸有长辫,发丝根根可见,颈部可接插木柄,其形象当与蜀人中的巫师有关。
商 蜀 礼器 1986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 长39.5厘米、宽7.8厘米 璋一般由援(锋刃)、栏(作成扉牙状的绳索系痕部分)、内(木柄镶装部分)组成。器物形态当源自戈、钺、戚一类兵器。此件玉璋质地松软,为青玉。器表因水浸或烧灼,其中一部分呈墨黑色。上下栏位置相对地作出4个束绳齿痕,栏上有一穿孔,内为长方形。援上端器背微弯折直向豁口刃尖,凸弧状下援。璋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遗...
春秋 越 盛酒器 湖南省湘潭市出土 高49厘米,口长27.2厘米,口宽19.5厘米 这件提梁卣器身呈壶形,带盖,扁腹,圈足。器盖及器身都铸有鼍龙紋、蛙纹、蛇纹相互混杂的图案。这些图案与云雷底纹相交织,构成一幅具有浓厚南方水乡地域色彩的图景。鼍龙,即扬子鳄,与蛇、蛙等相同,多见于南方潮湿多水的地区,以其形象为纹饰的器具当时很常见。
“我问个外行的问题,郑韩故城遗址清理出了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,这些车辙都一样宽吗?”听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领队的报告后,一名听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,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。 这是22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17年度河南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现场。当天,共有三项重要考古发掘成果向公众发布介绍,分别是新郑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、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考古新发现和洛阳东汉帝...
这张拍摄于4月8日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南部阿斯旺发掘出的马可·奥勒留的头像。埃及文物部22日发表声明说,一支埃及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附近发掘出古罗马皇帝、哲学名著《沉思录》的作者马可·奥勒留的一尊大理石头像。此外,埃及文物部还宣布近期在卢克索出土了一座距今约2700年的古埃及神庙。新华社发(埃及文物部供图) 这张未注明拍摄日期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卢克索出土的一座神庙。埃及文物部...
当日的报告会现场,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先生以“中原古都又现辉煌”为主标题,讲述了荣获2017年度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和“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”的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。 据介绍,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及其周围一带,双洎河(古洧水)与黄水河(古溱水)交汇处,为“春秋十二诸侯”郑国和“战国七雄”韩国的都城。在其大墓中出土的车辆和马骨之多,车辆种类之全,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名列前茅,为研究...
昨天,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工作最新进展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北部,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,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-04地块,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。该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,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,探明各类古代遗迹370处,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,汉代窑址32座。 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